如何申請美國JD(硬條件篇)
- 壹壹
- 2018年3月5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先前說到我想要在就業市場上客製化自己喜歡的工作,以及決定申請美國JD來增加自己在就業市場上的談判權。有了具體的方向,接著就能分析自己的優勢與劣勢,並且擬定相應的計畫。在這一篇及下一篇文章我會介紹申請美國JD的軟硬條件,之後再介紹我的準備策略。
其實每個學校的JD入學委員會所要求的文件細節不盡相同,有些學校會高度鼓勵另外寫幾篇why essay證明自己對學校的愛,不過每間學校大概都會從以下方向評估一個申請者的強度。以下只就個人的認知介紹,一切還是要以學校官網說明為主。
在學成績GPA
據說這是入學委員會用來評估一個申請者是否勤奮向學的標準,因為比起LSAT這種一次性的考試,GPA代表的是長期的求學成果,得有一定的毅力和責任心才能維持得很好。
然而,入學委員對於大部分的外國學生GPA有可能只是參考而已,因為入學委員很難判斷外國學生的成績有無灌水。而且,在USNEWS等網站的法學院排名裡,因為大部分的外國學生GPA不納入計算,所以GPA極高的外國學生對法學院的排名不會有太大幫助。總的來看,外國學生的GPA就是一個要維持得很好,但卻無法幫你加分的因子。
一般來說,申請的資料都會先由法學院入學委員會(Law School Admission Council, LSAC)經手。把成績單按照規定寄給LSAC之後,他們會送交到一個評核機構進行成績單的評估,如果是在美國取得的學位會得到一個官方計算後的GPA,但是台灣學位則只會得到一個評級(優異Superior, 平均以上Above Average, 平均水準Average, 低於平均Below average)。
關於LSAC找的這個評核機構到底用什麼標準來決定S, AA, A, BA評級,其標準可以說是眾說紛紜,據說在名校拿到較低的GPA還是可以得到S,而在國際上較為不知名的學校拿到高的GPA也可能只得到AA的評級。可是對這個評核機構來說,大部分的台灣學校他們應該都不認識,所以我想也只能把成績顧好,其他都不是可控因子。
LSAT成績
因為外國學生的GPA是參考用,所以LSAT成績大概是(對外國學生來說)最重要的硬條件——硬條件的意思就是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成績這種東西嘛,就是一翻兩瞪眼的事。
LSAT有全世界最難的標準化考試之稱。我認為它的困難之處在於,它是一個考驗智力與體力的測驗。LSAT總共有四個sections加上一個作文section,每一個section有35分鐘,在這35分鐘內,可能要回答28-35不等個題目。因為還要塗卡,所以每一道題目大概只有一分鐘的時間能思考、作答。既然沒有時間一題一題回來檢查,所以第一次反應就要選出正確答案,才有可能拿到高分。
題型總共有Logic games, Logical reasoning和Reading comprehension三種,原則上每種題型各佔一個section,另外一個就看個人運氣被分到什麼。理論上作文不計分,不過入學委員在審查的時候會看到作文,所以最好還是不要寫得太差。
很多人會好奇LSAT到底在考些什麼,其實重點應該是邏輯還有閱讀複雜文章的能力。在Logical reasoning裡面,我們會需要閱讀一小段argument,並且從中挑出邏輯的錯誤或是補強論述的弱點、找出主旨等等。在Logic games,我們則是需要套用規則回答有點類似排列組合的問題。而Reading comprehension就是reading comprehension,但是這裡的文章都不簡單,選項也都故意寫得很容易混淆,一定要時刻保持腦袋清楚才能好好作答。考LSAT的其中一個好處是考完之後會覺得Toefl怎麼可以這麼簡單。
不過對我來說最困難的,是這麼長的考試中間只有一次5-10分鐘的休息時間,也就是我的膀胱要忍受35x3=105分鐘不上廁所,這對膀胱過動症患者(XD)來說實在十分折磨。
Toefl成績(有些學校不要求)
如果是申請Top 13的學校,大部分都不會要求Toefl成績。我自己的解讀是,如果可以考到Top 13學校會想錄取的LSAT成績,Toefl應該也就不會太低。不過印象中像是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School還是有要求Toefl分數高於104,所以還是要以學校當年的規定為主。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