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滄海難為水
- 壹壹
- 2018年3月4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雖然說曾經滄海難為水,但沒見識過滄海的人,也能用水湊合湊合。同樣地,如果沒有思考、體會過別的選項,恐怕就不會知道自己是不是正在將就著度過人生。
如果不算上到處吃吃喝喝的話,曾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我的生活裡只有一種樂趣——讀書跟考試。其實我一直很羨慕擅長球類運動的同學,很嚮往他們能在一場競賽裡妥妥地發揮自己的長處,並且與一群夥伴共享勝利或失敗。我沒辦法享受這種感覺,因為我只會讀書跟考試,而讀書跟考試是自己的事。
但有些樂趣,到了一個年紀後就像過期的票券,再也無法兌換。像是小時候搭公車搶著坐在第一排,看著前方景色隨著路面窟窿顛簸,想像自己才是握著方向盤的人的那種樂趣,或是把考試範圍的課文全數背下,換得性格高冷的老師的一句「哇這個分數大概是全宇宙最高」的那種樂趣。隨著時間過去再往回看,只覺得難以理解。讀書跟考試就是這種——只是因為蜀中無大將,只好給廖化當先鋒的——樂趣。但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搭公車搶著坐在第一排的樂趣早早地就過期了,讀書與考試的樂趣卻一直有效著。一直到高中選填志願時,還能安慰地想著「反正只是換一個地方讀書跟考試嘛」。
然而讀醫學系當然不只是從高中換到另一個地方讀書考試而已。在大一大二的年紀,我就感覺醫學不只是一個科系或專業——就業環境的變遷、社會的價值觀和期待往往把人生限縮成幾個階段和固定的選項,而相對高的機會成本和現實的生活壓力也足以讓創造新的選項困難重重。當然,其中不乏足以令社會多數人艷羨的選項,不過人生就像愛情,即使全世界都喜歡的對象,你若不喜歡,你們的結合就只能是一個悲劇。
雖然說曾經滄海難為水,但沒見識過滄海的人,也能用水湊合湊合。同樣地,如果沒有思考、體會過別的選項,恐怕就不會知道自己是不是正在將就著度過人生。如果沒有在大二的尾聲參加Tic100商業模式競賽,也許我不會踏上轉行的旅程。
那時候我和隊友被分配到無線生理監測系統的題目,在構思商業模式的過程裡,第一次感覺到從無到有產出一個解決方案的快感——並不是天馬行空的創作,也不是循規蹈矩地恪守標準作業流程,而是有系統地思考、提出關鍵問題、搜集並分析資訊、作出決策。其實醫師的臨床訓練也大概遵循著這樣的程序,但是治療的選項是相對有限的,而在產出一個商業模式或解決方案時,我感覺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是獨特的,創意也有發揮的空間。更重要的是,產出一個商業模式後,它可能可以一次影響一群人的思考、行為、使用習慣。雖然沒有標準答案可以參考的問題實在需要絞盡腦汁,過程也不完全順利,但這樣的體驗對我來說分外迷人。
第一次地,在讀書考試以外的事情,我體會到了強烈的樂趣。雖然在競賽結束後,我也很快地再將全副心力投注在本業上——醫學系三年級的課業和神經生理學的專題研究佔據了大部分的時間——但是見識過滄海之後,我也開始思考傳統醫學系的出路,究竟是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To be continued...
Comments